(学科科研部分)
(二)学科专业
1.主要目标:
建设国内一流的职教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打造与吉林省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应用学科专业群,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学科专业融合。紧紧围绕办学定位,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学科整合,带动校内二级院系架构重组,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引导师资、资金与设备等资源向学科建设有效汇聚,集中优势力量,提升学科专业发展水平,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主要指标:
省级一流学科新增1-2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新增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6-8个;省级一流专业新增5-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新增2-3个,本科专业缩减到40个左右;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3个,通过师范专业认证10-15个。
3.主要措施:
(1)实施学科专业“三化”发展计划。
遵循“学科专业一体化、学科专业集群化、学科专业特色化”的“三化”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以一级学科为基础,整合现有学科资源,理顺二级学院的学科、专业归属,调整院系结构,统筹配置凯旋、长德两校区资源。组织实施学科专业集群发展,带动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利用动态学科调整机制,适时淘汰建设成效差、服务社会能力弱的学科,结合大类招生,下大力气做好专业升级、改造、撤并工作,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40 个左右。推进“工学+教育学”学科交叉融合,凝练职教师资培养学科特色,创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科,努力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目标定位明确、特色优势凸显”的学科专业发展目标,构建符合一流工程师范大学建设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
(2)实施优势特色学科提升计划。
突出学科建设引领地位,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和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凝练学科方向,创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机制。制定切实可行建设方案,明确行动路线图和具体目标任务,合理配置学科资源,形成以特色高水平学科为牵引的多学科协调发展新格局。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改革组织模式,构建省—校—院三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体系,实施高水平学科引领工程、特色学科提升工程和新兴交叉学科跨越工程;优化学科考核评估机制,构建目标—投入—效果“三位一体”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强化学科自检与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科建设过程的督查和管理。依托现有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力争1-2个学科进入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依托校级优势特色学科,力争新增2-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
(3)实施交叉学科平台集聚计划。
以“十三五”期间学校5个研究院建设成效为基础,持续加强交叉学科研究院管理模式创新,形成“学科特区”和“人才高地”,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引进“蓄水池”功能和先进设备的集聚效应,集中力量建设3-5个全校性交叉学科科研平台,为“双特色”建设提供强大科技资源支撑。积极推进校级研究院与各分院共建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追踪学科前沿,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产生具有影响力的原创科研成果。依托交叉学科平台,改革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实施硕士点培育计划。
加大学位点建设和培育力度,立足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际,结合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将学科方向凝练与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培育有机结合。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硕士点建设,做好学术型硕士点培育工作。严格对照国家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通过调整优化学术梯队、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加大校企合作育人基地建设力度和改善学科保障条件等措施,将学位硕士点建设和培育工作落到实处。分两个批次启动学位点达标计划,力争培育完成6-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5)实施专业调整计划。
建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预警机制,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三者的联动机制。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做好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依据学校《专业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和大类招生情况,结合实际,下大力气做好专业升级、改造、撤并工作,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40 个左右;淘汰一批不符合市场需求和办学特色不明显的专业,升级改造一批符合新产业、新业态、新科技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交叉、融合、综合的新型专业,着力构建适应市场需求专业体系。
(6)实施专业认证计划。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要求,对照定性要求和量化指标,实施本科专业标准化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对照《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职业技术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凝练师范类专业核心课程,合理调整课程结构,确保完成专业认证目标,切实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7)健全学科专业管理机制。
完善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的管理体制,构建整体规划与年度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管理模式。实行学科专业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制度,坚持学术评价为主,通过专家评审,择优进行立项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明确项目负责人责权利。实施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学科专业优化升级。
(四)科学研究
1.主要目标 :
做大体量,提高质量,提升理工类学科应用技术研究水平,提高文科类学科智库服务水平。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重点引育学术带头人,实现我校科研团队实力的显著提升。加大对省校两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实现我校科研基础条件的显著提升;对接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吉林振兴发展战略,抓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我校科研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实现我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经过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到2025年力争使学校科研综合实力处于我省应用型大学前列。
2.主要指标:
新增省级创新团队1-2个,省级科研平台5-10个,力争国家级创新团队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新突破;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数20-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300项;科技统计报表经费数每年5000-6000万元;新增高质量论文400-500篇,专著30-40部,授权专利200-300项;新增科省级研成果奖励30-40项,力争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实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收入1000-2000万元。
3.主要措施:
(1)应用基础研究创新计划。
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和重大专项,面向“十四五”期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和职业教育改革、应用型转型发展等课题,进行超前部署,科学规划,选择有限领域和目标,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力求在部分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获得突破,取得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原始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依托3个交叉学科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和乡村发展研究院,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培育新的科研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2)应用研究引领计划。
立足学校应用型大学建设定位,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发挥科研对产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聚焦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国家和省、市急需的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围绕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兴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2-3个有重大需求的领域,进行重点研究、重点扶持。发挥学校工科优势,依托现有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基础,产学研联合组建产业与技术联盟,凝聚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生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力争有1-2个“协同创新中心”进入吉林省“十四五”立项建设。
(3)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依托学校现有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院(所),遴选建设4-5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和4-5个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培育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勇于开拓的优秀科研团队,在管理办法、科研条件、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经过五年左右时间建设,锻炼造就过硬的科研队伍,积累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提高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竞争力奠定基础。
(4)科研平台提升计划。
努力推进以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组建跨学科、跨行业、跨企业、跨学校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和应
用技术创新中心,提高我校教师应用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和策略等相关研究,完善以省社科重点领域研究基地、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等各类研究基地为主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5)产学研协同计划。
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力。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设计,促进校级各类工程技术中心、研究院(所)建设水平,提升学校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校园,利用自身优势,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采取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服务经济社会。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进一步夯实学校科研创新基础。
(6)新型智库拓展计划。
聚焦国家职教改革和区域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重大问题,依托学校现有各类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软科学研究平台,发挥我校在职业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资源方面的特色与优势,创新组织形式,整合优质资源,组建各类专业智库和科技创新智库,开展高层次的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提升我校的软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7)管理机制改革计划。
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在科研活动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积极探索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建立和实施科研分类评价制度,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学术贡献、社会贡献、科技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制定教师分类科研评价标准,实行科研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评议机制。破除“五唯”弊端,积极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